身心靈(330)小貼士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在不確定中穩定心神」

讓一吸一呼安穩心神,然後好好處理眼前的不同狀況。

330 Tips 1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 https://youtu.be/iFP-gdoCUXM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照顧焦慮情緒」

感到焦慮時,可以停一停,帶著覺察照顧此刻的自己。

330 Tips 2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https://youtu.be/wX5JUnPcpNM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與煩惱同行」

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步當中,讓煩惱不安的情緒穩定下來。

330 Tips 3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https://youtu.be/Obe8x8g3EEQ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給自己一覺好眠」

探索自己當下的身體感覺,想像呼吸在身體的進出,以改善睡前肌肉緊張的情況。

330 Tips 4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https://youtu.be/qERT-2rxqWc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滋養我們緊張的身體」

透過伸展緩和繃緊的身體,舒緩緊張的情緒。

330 Tips 5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https://youtu.be/CjHOYJOA_R8


「抗疫時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給身體一份慈愛」

聆聽並感受身體的感覺,以慈愛滋養自己此刻的身心需要。

330 Tips 6

按下連結到練習短片:https://youtu.be/ipj91JY4JRQ

回頁頂

 

 

「不忘照顧心靈」系列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靜觀練習短片

在疫情持續、需要時刻關注個人及家居衞生的時候,也記緊不忘照顧心靈。現特意送上一系列「不忘照顧心靈」的靜觀練習短片,讓大家在處理疫情所帶來的狀況時,也可照顧自己及分享到親友適時互相關顧身心靈(330)。

圖片

內文中每頁練習的解說按下滑鼠左鍵,即可連結到練習短片: https://bit.ly/2xqfWG1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坐立不安?不如靜心步行」練習

這段時間,大家可能會因為對疫情難以掌控,而覺得不安、擔心和思緒混亂。在這情况下,要坐定定做靜觀練習可能很難,不如試下一齊體驗「坐立不安?不如靜心步行」練習。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灌溉心中慈愛友善的種子」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關愛及充滿善意的面向。所以在這個共同抗疫的時候,我們可以透過祝福練習,多接觸內心那友善及關愛的面向,灌溉心中慈愛的種子。同時間,我們也可以在祝福練習中,帶著慈愛的心去祝福香港以至世界上的所有人,當中也包括自己。邀請大家一齊體驗「灌溉心中慈愛友善的種子」練習。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洗手也靜觀」

有沒有想過,洗手的時候,都可以成為一個靜觀練習的機會?既然每一位傳染病學專家都說洗手對防疫好重要,而我們每日可能洗很多次手,不如讓我們一起體驗「洗手也靜觀」,嘗試每次都帶住一份覺察去洗手。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停一停,給自己一個呼吸空間」

在疫情持續、人心難安的時候,很容易會觸發不愉悅的情緒。這些情緒有時會很強烈,同時腦海裡思緒亂飛,有時身體也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如果這一刻您覺得身心都很辛苦,不妨可以停下來,給自己一個呼吸空間,去關懷一下自己。讓我們一起體驗「停一停,給自己一個呼吸空間」。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帶著好奇心,與不愉悅的感覺共處

面對疫情持續,情緒難免受影響,好好照顧起伏不定的心情,才可以更好的狀態來面對和處理疫情所帶來的問題及挑戰。今日同大家一齊體驗 「帶著好奇心,與不愉悅的感覺共處」。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洗手之外,不忘照顧自己的心」

面對疫情持續,情緒難免受影響,好好照顧起伏不定的心情,才可以更好的狀態來面對和處理疫情所帶來的問題及挑戰。今日同大家一齊體驗 「洗手之外,不忘照顧自己的心」。


聲音導航: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回頁頂

 

 

[抗疫] 身心靈資訊—臨床心理學家分享

 

 

焦慮都係傳染病!?

疫情雖然稍稍緩和,但生活上仍然存在很多未知之數、有太多事情我們不能夠控制、亦未能預計,我們會感到焦慮其實都是很好自然的事。


黃國良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


抗疫同時不忘照顧子女的身心靈健康

小朋友不用上學,多了時間留在家中;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疑問,而且生活可能變得消極及枯燥。作為家長,究竟可以做什麼?


張敬斯博士 -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



再困難,身邊仍然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最近會不會看到新聞時,心情會受到影響? 心理學研究發現,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 Tunnel Vision 影響,情形就好像進入隧道,視野變得狹窄,只可以聚焦於帶來最強烈反應的事上。最近肺炎疫情持續,我們是否會受Tunnel Vision 影響而只聚焦在一些負面的事情上?


陳鑑忠先生 -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保持身心靈健康的五個小貼士

在非常時期,我們可能會有夠多時間留在家中。如何在這些時間繼續保持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呢?
我們有以下五個小貼士。希望大家在照顧身體健康之餘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健康。


凌悅雯博士 -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


參考資料:按此 http://bit.ly/39e5wqH

 

 

[抗疫] 330錦囊—居家靜觀練習

有鑑於疫情持續的情況,大家在照顧防疫的時刻,亦應同時關顧自己身心靈(330)的需要。

我們特別推介一系列「居家靜觀練習」,期望大家在預防疫症的生活中,也不忘每天用至少3分30秒,用適合自己的靜觀練習,進行「小休息」,讓我們停一停,在家中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330)健康。

「居家靜觀練習」連結: 按此


回頁頂


社會心神動盪之時 更要互相聆聽及支持

近日社會的紛爭、互相指責的意見及聲音,可能會令大家感到煩躁,又或對與自己看法不同的意見感到不解、迷惘、甚至氣憤。而在大家都出現強烈情緒的時候,更需要冷靜下來,互相聆聽及支持,嘗試理解對方。


三大行動原則

當我們嘗試與一名可能正處於強烈情緒中的人溝通時,可採取以下三大行動原則:觀察、傾聽和聯繫。


一)觀察

留心觀察身邊親友,有任何出現嚴重困擾反應的人嗎?例如:

圖片

以上都是一些危機中困擾反應的典型例子,大部分人會隨時推移逐漸恢復,尤其是獲得親友幫助後。然而,若有人受到重創、或在獲得親友幫助後仍長時間有持續的困擾反應,請您務必不要讓受到嚴重困擾的人們獨處,儘量保證他們的安全,直到他們強烈反應消退、或請來專業人士幫忙為止。


二)傾聽

我們接近受強烈情緒困擾的人時,可先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傾訴、及可否提供幫助。如果可以,找到安全和安靜的地方交談,及確保對方感到舒適、如提供飲用水。然後,我們可詢問對方的需求和擔憂,幫助他們整理出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過程中請留意不要強迫對方說話。如果對方非常激動,請儘量不會讓他們獨處,及幫助他們平復情緒。

以下方法可幫助感到非常困擾的人們平復情緒:

  • 保持語調平靜溫柔。
  • 如果文化上恰當,交談時儘量與對方保持眼神交流。
  • 如果對方有從周圍的環境抽離了的感覺,你可以教導他們進行安定心神(grounding)練習:
  1. 雙腳平放地面,並感受到著地的感覺;
  2. 用手指或雙手輕敲膝蓋;
  3. 鼓勵他們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並且緩慢呼吸。

三)聯繫

經歷過痛苦事件的人們會感到脆弱、孤立或無能為力,他們也許會因日常生活被打亂或缺乏支援而充滿壓力,或需一段相對長的時間內來恢復。我們可聯繫實用的幫助,以幫助對方自助、並且重拾對境況的掌握權。

實用的幫助包括:

  • 滿足基本需求和獲得服務、如醫療服務,衣物,幼兒餵養物品,並尤其留意弱勢人群或社會邊緣化人群的需要;
  • 幫助人們應付問題,例如確認來自身邊的支援、給予實用的建議等;
  • 提供資訊,查明可在什麼地方能獲得準確的資訊,以及何時何地能夠得到更新,並向對方說明消息來源及可信度;
  • 聯繫親人和社會支持,例如幫助對方與親友及宗教人員(如有需要)保持聯繫、召集起一群受影響人士並讓他們互相幫助。

 

全身全心 關懷聆聽

在上述觀察、傾聽和聯繫的過程期間,記住保持良好的溝通態度,注意彼此的言辭和肢體語言,比如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勢、坐姿和站姿。以下為我們可特別留意的部位:

  • 眼睛:表現出你的一心一意,全神貫注;
  • 耳朵:真誠地傾聽他們的關注;
  • 心:關懷並且表示尊重;
  • 腦袋:保持冷靜,展示恰當的理解、尊重及關懷。

 

恰當言行小貼士

每種文化下都有其獨特的、得體的和禮貌的行為舉止,我們的言行方式要考慮對方的文化,年齡,性別,風俗和宗教等。以下為關於恰當言行的建議,但僅屬指引;更重要的是,我們給予幫助和關懷時,做您自己,真實並誠懇。

恰當的言行 ✓ 不恰當的言行 ✗
儘量找安靜的地方交談,把外界干擾降到最低。 不要迫使他人講述其遭遇。
依據年齡、性別和文化因素,靠近對方但保持合適的距離。 不可打斷或催促對方講述遭遇。
讓對方知道您在傾聽,比如點頭或說「嗯」。 不確定是否合適的時候,不要觸碰對方。
保持耐心和平靜。 不要對他們述說的事情或感受做出判斷。例如不要說:「你不應該那樣想」或「您能活下來應該感到幸運。」
提供真實的資訊,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要誠實告知。 不要編造您不知道的事情。
理解體會他們的感受,對任何他們的失去或強烈情緒有所回應,例如說「我真抱歉,我可以想像您很悲傷或憤怒。」 不要給予虛假的保證。
對他們的力量和自助行為表示肯定。 不要試圖或表現出您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允許沉默。 交談中不要用貶義言辭,例如不要稱他們「瘋狂」或「瘋了」。

 

參考:Psychological first aid: Guide for field workers. (2011).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回頁頂


newlife330 靜觀生活

圖片

newlife330是倡導提升身心靈健康的計劃,旨在透過以靜觀為本的網上練習、工作坊及活動,讓公眾培養靜觀的生活態度,達致整全的身心靈健康。收聽靜觀聲音導航,踏上330生活旅程。


圖片
  • 330生活 – 面對壓力和負面情緒:假如您正在趕工或面對極大壓力,只要抽出數分鐘,也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按此收聽靜觀聲音導航

 

圖片
  • 330生活 – 飲食篇:嘗試放下手機,安安靜靜吃一頓飯,您會品嚐到食物的真味。
    按此收聽靜觀聲音導航

 

圖片
  • 330生活 – 步行篇:即使短短三幾分鐘的路程,也可能令您享受到身心靈健康的好處。
    按此收聽靜觀聲音導航

 

圖片
  • 330生活 – 坐車篇:人多擠迫的車廂令您心浮氣躁? 只要轉一轉念,可能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心靈綠洲。
    按此收聽靜觀聲音導航

newlife330桌面版網站:https://newlife330.hk
手機程式:
Android:https://goo.gl/xXcCSC
iOS: https://appsto.re/hk/VtsA-.i

 

回頁頂


如何在困難的時候維持自己身心靈健康


貼士1 - 覺察自己
  1. 先安定自己心神,然後覺察自己的狀態
  2. 留意自己的身體感覺:心跳、呼吸、肌肉緊張、又或者身體其他不舒適的地方
  3. 留意自己的情緒反應: 憤怒、驚慌、無助、激動、難過、擔心等等的情緒
  4. 留意自己的思想和念頭:在腦海不停出現的畫面、一些內在對話、思想、想像、過去的難過、對將來的擔憂知道這些身心的感覺,容讓它們存在,並理解這是在不尋常事件中的正常反應

貼士2 - 重新集中精神

圖片


貼士3 - 盡可能維持生活的基本習慣
  1. 保持一些日常的習慣:例如食早餐、洗面刷牙、沖涼、飲水等等,不要看小這些日常的生活習慣,他們是維持我們感覺良好的重要元素
  2. 給自己一個小休(micro break):明白在匆忙的時候,有強烈情緒的時候這是不容易的,但盡可能每一天給自己一個時間, 3分鐘也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你可以打機、做伸展、飲一杯自己喜歡的飲品等等。這些活動幫助我們在壓力當中幫自己充電。

貼士4 - 如果發現情緒開始出現問題要尋求協助
  1. 若是睡覺出現問題,請你注意睡眠衛生:保持平日的起床和睡覺時間、3PM以後不進食有咖啡因的飲品、保持均衡的作息
  2. 若感到困擾,可以先安定心神(grounding)、又話找信任的朋友陪伴和聆聽
  3. 如果有傷害自己的想法出現,請即時致電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2222、生命熱線: 2382-0000
  4. 如果傷害自己的想法持續,請到18區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求助,這些中心由非牟利機構營運,費用全免,在辦公時間有當值社工即時提供協助。

回頁頂


安定身心小Tips

【面對情緒起伏,先要好好照顧自己】

面對近日的社會狀況,如果您有驚慌、不安、憤怒、傷心的感受,是非常正常的事,不需要擔心。要好好照顧自己,您可以向支持你的朋友傾訴,表達自己的感受,亦可以在安全的空間休息,安定自己。我們的臨床心理學家準備了一套小工具幫助您安定心神(grounding),不妨參考一下。



按此下載小工具全文

按此聆聽聲音導航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