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復元人士口述歷史戲劇計劃的研究
為了培養中學生對復元人士的正面態度,新生會早年曾與中文大學合作,推行了一個以口述歷史及戲劇教育計劃,以減少中學生對復元人士的誤解或污名化。
計劃中,20名復元人士進行戲劇訓練後,為數百名中學生演出了一齣由不同復元故事改編而成的舞台劇。每位中學生其後亦透過計劃參加了一個澄清對精神疾病的迷思和誤解的工作坊。
中學生參加計劃後,對復元人士的污名(Stigma)及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均有顯著的改變。
- 污名方面,他們傾向不再與復元人士保持距離、不再對復元人士抱持負面觀感、及較認同復元人士需要得到幫助及關心等。
- 社交距離方面,他們也變得較願意與復元人士交談及交朋友、及較認同復元人士均可就讀主流學校等。
參與表演復元人士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及自尊感(Self-esteem)均有顯著改善。
- 自我效能感方面,復元人士變得較有自信去面對困難、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等。
- 自尊感方面,復元人士變得對自己抱持較正面的觀感,例如認為自己有一定優點、認為自己有值得驕傲的地方等。
研究建議,教育局及本港各中學可加強合作,結合口述歷史及戲劇教育,開放類似渠道讓大眾更認識復元人士。
引用文章:Yau, S., & Mak, W. (2014). "In Our Own Stories"- Stigma reduction programme in promotin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persons in recovery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inal Rep. HCPF Project No. 04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