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刊物

330 快訊

< 返回

不容忽視工作壓力  隨時影響身心健康

不容忽視工作壓力 隨時影響身心健康

按此返回New Life 電子通訊 2021年1月號


Linda是職場女強人,在商場打滾數十年,現在已是一間大公司的管理層。職位越高,沉重的工作壓力也伴隨而來。Linda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於工作,她總想力臻完美,每天除了在公司加班,也常常把工作帶回家,縱然睡在床上,也總想著翌日的工作安排。

 

工作壓力太大 身體終響起警號

Linda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很少會想到自己的身心需要。直至一天,她發現自己「病了」。「我的身體很不舒服,總是心口痛、胃痛,每天上班前就緊張,在月台等地鐵時也會很緊張。後來延伸到週末也有同樣的感覺,失眠也愈來愈頻密,我發現自己不太對勁了。」Linda說。

Linda希望找出問題根源,遂向普通科醫生求診,經過連串身體檢查,醫生指她身體沒有大礙,只是工作壓力太大。Linda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問題可能是源於自己對工作的執著及一貫的工作模式。

Linda 在網上找尋了不同的心理支援服務,但她發覺這些服務都不能滿足她的需求,例如會面時間與她的工作時間有衝突、會面地點距離她的工作地點或住所太遠、費用太昂貴、第一次排期約見時間太久等等。後來她在網上認識到「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 (eGPS服務),知道只需在網上填寫問卷便可作出初步評估及之後的服務也可以透過電話或視像進行,便在網上參加了服務。

 

自主服務 更多彈性

經網上評估後,Linda很快便收到新生會心理健康主任的來電跟進。經過心理健康主任循序漸進的指導,Linda學會利用有系統的方法分辨自己哪些憂慮是真實的、哪些是假設的,她亦感覺到累積多時的壓力終於能夠找到出口。為了能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Linda亦積極修讀不同課程,例如靜觀及認知行為課程等,透過不斷的學習,將新的想法內化,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在接受服務前,Linda都有一道跨不過的心理關口,她害怕要經常請假接受服務,這樣不但會影響她的工作,也有可能會讓同事誤以為她患上嚴重的精神疾病。幸好情緒GPS (eGPS) 服務計劃為她提供很大的彈性,不會只局限於傳統的會面模式,她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時間而安排接受服務的時間及方式。

現在Linda已透過計劃學會面對自己的憂慮及花時間照顧自己身心需要。而Linda的身體反應有所改善,感覺不適的次數亦逐漸減少。學會平衡工作與生活的Linda,鼓勵同樣受到工作壓力困擾的人,不要介意旁人的目光,勇於解決問題:「工作壓力人人都會有,適當的話是推動力,但如果過度受壓,就可能令人透支。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狀況,不要將自己收埋,倘若遇上問題自己未能解決,不妨聽聽別人的意見。」

 

知多一點 - 「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不但為受輕中度抑鬱或焦慮困擾人士提供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更為有興趣提升身心健康的公眾和有需要接受更深入心理治療的人士提供相關的情緒治療和服務。

如有興趣,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egps.hk 或致電3188-2550向查詢。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