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來襲 重溫防疫資訊維持身心靈健康
按此返回New Life 電子通訊 2022年2月號
近日疫情再趨嚴峻,omicron 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在家工作或在家學習又變回大部分香港人的日常。為了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我們會多了留意政府公佈的防疫消息,必要時到檢測中心做採樣,可能最終要等候數小時才能完成;甚至居住地點不幸地有感染個案,隨時會被圍封禁足數日,因而要事前儲備足夠糧食或家居用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因為海量的疫情訊息,而感到憂慮、疲倦或無助……内心五味雜陳,不知不覺壓力倍增,大大影響身心靈健康。
調整心態學會與憂慮共處
面對環境的變化及當下疫情,我們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嘗試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及家人在疫情下仍然可以維持身心靈健康。新生精神康復會 (新生會)在第五波疫情期間,特意與各位讀者重溫不同的精神健康防疫錦囊,希望大家可以學會與憂慮共處。
新生會臨床心理服務團隊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將憂慮進行分類,如事情可控、可解決,我們可以有系統地去想出不同的應對方法,然後選出一個可行的方法去執行,切實地解決這件事情。反之,面對不容我們操縱的事情,我們無需急於「踢走」這些憂慮。
此外,大家亦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去緩解在疫情期間的憂慮情緒:
在生活中多一點照顧自己
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活動
做運動、瑜伽讓身心靈放鬆
但如果您自覺擔憂越來越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早尋求專業人士支援,新生會歡迎您隨時聯絡本會情緒GPS服務。本會的心理健康主任會一步一步引導你去學習及實踐管理情緒的技巧,幫助你較從容地渡過這個困難時刻。
按此了解情緒GPS服務
居家靜觀練習 給自己一個330小休息
偶然,我們還是會莫名地產生「擔心」、「憂慮」的思緒。這時候,我們可以深呼吸,先讓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 面對無法掌控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坦然接受這些負面想法及情緒的存在,然後將注意力轉移至身體上,尋找壓力從身體哪個地方冒出來,接著透過腹式呼吸練習等,把注意力放在身體感覺上,讓思緒慢慢穩定下來。
按此了解更多有關於居家靜觀練習
五個保持身心靈健康小貼士
居家防疫期間,我們多了時間與自己相處,除子練習靜觀,本會臨床心理學家凌悅雯博士亦建議大家以下五個小貼士要以保持身心靈健康:
|
|
1. 保持與人連繫 |
最近雖然減少了與親朋好友的見面接觸,但科技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是一個問候信息、一通電話、一次視像通話,其實都能讓我們在苦悶、困難的時候,感受到彼此的陪伴和支持。 |
2. 繼續學習 充實自己 |
在家的時間多了,難免會感到沉悶。我們可以定立一個新的小目標,例如看一本書、學習烹飪一道新菜式,充實自己的生活之餘,也為自己帶來新的技能。 |
3. 覺察自己情緒 |
懂得當你留意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例如焦慮不安、憤怒炆憎等,不妨深呼吸一下,然後把注意放在身體的感覺,看一看情緒被儲存在身體的哪一部份,關心一下那些身體感覺。 |
4. 幫助有需要的人 |
疫情期間,我們除了好好保護自己和家人之外,也可以為其他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把有多的物資分給身邊有需要的人。 |
5. 保持適量運動 |
保持適量的運動,對我們的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也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選擇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運動。 |
![](https://www.nlpra.org.hk/FileUpload/Editor/E-Newsletter/Feb2022/CP video.JPG)
按此觀看相關影片
參考資料: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