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刊物

330 快訊

< 返回

害怕社交埸合?網上療程助解心結

害怕社交埸合?網上療程助解心結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大家會否只顧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工作或事務,而忽視了自己的心靈和情緒?

研究顯示,高達28.7%的港人有不同形式及程度的社交恐懼 i,然而對比外國至少達20%以上的求診率iiiii ,香港人的求診率只有8.7%iv ,相對偏低,大家或許因工作或生活忙碌,對社交恐懼置之不理。


社交焦慮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其六大特徵 為:

  1. 在社交場合感到焦慮
  2. 與人接觸時怕被負面評價
  3. 擔心自己的說話及行為會出醜
  4. 很在意自己在別人面前的言行舉止
  5. 因焦慮而避開社交場合
  6. 不敢向人表達意見


今年29歲的Susan(化名),多年來一直受社交焦慮症困擾。以往若因工作關係需要主動致電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她都會很害怕、猶疑很久都不能撥出號碼。此外,她亦很害怕在同事面前公開演講或作報告,往往需要提早很多天預先撰寫講辭及重複背誦至滾瓜爛熟。

然而,準備得愈多,Susan愈容易緊張及胡思亂想;每次與人對話前後,她都會很害怕自己有否說錯話、或不懂得回應對方;她擔憂自己會否出醜於人前、或同事會否看不起自己。


行為實驗啟發視野 「不是所有人也會留意自己」

偶然的機會下,Susan於互聯網看到,由香港中文大學及牛津大學合辦、新生精神康復會協辦的「社交焦慮網上治療臨床試驗」(Social Anxiety Internet Therapy)招募參加者。細閱宣傳內容後,Susan發現自己有不少疑似患上「社交焦慮症」的特徵,又很好奇課程的內容,便報名參加。

課程為期約三個月,參加者一開始會面見臨床心理學家一次,其後則需每周透過互聯網及電話進行一次治療。在每周的治療中,參加者需就一個與社交焦慮有關的主題閱讀相關文章及影片,資料內容包括:不同特徵的形成原因及過程、過來人的故事分享、如何以「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方式改善情況等,並需完成相關功課,如回答自我測試問題及進行行為實驗等。臨床心理學家亦會向他們講解文章及影片的訊息重點,個別回應他們的獨特處境及為他們度身訂造行為實驗。


透過多次治療,Susan覺察到自己會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很可能是「自我意識過剩」,以為所有人都很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向自己評頭品足。「以往我不敢獨自在餐廳吃飯,因為其他人都有朋友相伴而我沒有,我怕別人會覺得我很怪。而在其中一課行為實驗,我嘗試自己一人到餐廳吃飯,再觀察旁人的反應,我發現餐廳內根本沒有人留意我是否一人用膳,更加沒人在意我有否出錯或做了甚麼傻事。」現在,Susan明白到自己並非眾人注意力的焦點,她不再害怕向陌生人打電話,更敢於主動和同事聊天。

 


i Lee, Ng, Kwok, & Tsang. (2009).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ocial fear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3(3), 327-332.

ii Wittchen, H., Stein, M., & Kessler, R. (1999).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co-morbid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9(2), 309-323. 

iii Ruscio, A., Brown, T., Chiu, W., Sareen, J., Stein, M., & Kessler, R. (2008).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the USA: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8(1), 15-28. 

iv Lee, S., Lee, M. T. Y., & Kwok, K. (2005). A community-based telephone surve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88, 183–186. 

v【社交焦慮症】怕見人怕到不敢出街? 專家:長達半年要小心 患者恐懼感難自控 驚到心跳口乾. (2015, December 23). 明報.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151223/s00001/1450859106212/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