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效益最大化
新生會社企以社會效益為核心目標,致力為康復者增加訓練及公開就業的機會,提升他們在復元路上的自主能力,增加公眾對康復者的認識及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
社企除為康復者提供訓練或工作機會,以獲得訓練津貼或收入外,更可達致以下社會效益:
- 為康復者提供工作機會
- 提升康復者的工作技能,建立良好工作態度,協助他們達致公開就業,自力更生
- 增加康復者的自信
- 讓康復者擴闊社交網絡,增加社會接觸
- 改善康復者與家人之關係
- 向公眾展示康復者的能力,加深公眾對康復者的認識
- 改善康復者的公眾形象
- 讓顧客與康復者互動接觸,推動社區共融
- 透過優質產品及服務,推廣身心靈健康訊息
為達至社會效益最大化,我們透過以下策略:
-
就業與訓練並重的服務模式
除了聘請康復者作為僱員外,更提供培訓名額,讓康復者可在社企進行實地工作培訓。
-
品牌建立
創立「330」品牌,提升市民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更透過媒體報道,分享康復者的親身經歷,為他們建立正面形象。
-
公眾教育
要減少公眾對康復者的歧見,促進共融,公眾的認同和社區參與是非常重要的。
-
夥伴建立
積極與政府及商業夥伴建立持續合作關係,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社會企業 – 2019至2020年度培訓及就業人數
| 總計 |
訓練人數 | 458 |
現職殘疾僱員人數 | 81 |
公開就業人數 | 78 |
成功退出服務人數 | 30 |
康復者心聲
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顯示我的能力,學習工作技能,自力更生,重投社會。